基準網系統介紹
一、建置緣由
測量為市政之依據,控制測量為測量之基礎。惟臺北市控制點自64年起辦理地籍圖重測及其後續清理補建,因資料沿革龐雜、成果精度不一,倘涉及疑義釐清不易;另因各機關辦理應用測量時,依據精度規範及控制網系不同,造成測量成果不一致,延宕市政建設時程及影響土地所有權人權益。而臺北市政府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以下簡稱開發總隊)為臺北市加密控制點及地籍測量圖根點之測設與管理維護機關,各級控制點之應用範圍廣泛:包括臺北市各開發區加密控制點及圖根點之測設、開發區邊界範圍之逕為分割及後續地籍整理、各地政事務所辦理土地複丈、各機關辦理公共工程建設及測繪領域之學術研究等,皆需精確、可靠之控制點作為各項應用測量作業之基石。
惟辦理控制測量常需耗費相當之人力與時間,為提升辦理之作業效率及精度,避免辦理土地開發、土地複丈及公共工程建設期程延誤,藉由設置臺北市衛星定位測量基準站,可有效提升測量效率;另本府各項公共政策如:土地資源管理、城市規劃、水利整治、交通、農業、林業、氣象預報、防震減災等方面,可配合衛星定位測量基準站所提供之高精度空間資訊資料,提供執行、推動及分析之決策參考,對於臺北市邁入數位城市,實為重要之基礎建設。以基準站作為臺北市測量統一基準,可解決現行測量作業面臨之問題,促成臺北市單一控制網系,提升成果品質、行政效率、便民服務之目的。
二、建置沿革
臺北市衛星定位基準網硬體設備與入口網站於104年底建置完竣,建置初期由6座基準站組成,包含自行建置之5座基準站:中山地政(CSLA)、關渡聯合醫院(GDH1)、政治大學(NCCU)、中央研究院(S101)、萬華行政中心(WHDO),以及介接1座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之陽明山追蹤站(YMSM),並陸續於105年提供靜態定位測量服務。嗣為推廣及提升臺北市使用衛星定位基準網於轄區範圍內辦理各項地籍測量業務,106年8月24日與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簽署測繪技術服務合作協議,介接中心於臺北市外圍之5座基準站:坪林(PLIN)、復興(FUSI)、五股(WUKU)、石門(SHMN)、龍洞(LND2),目前臺北市衛星定位基準網乃由11座基準站組成。
三、臺北市衛星定位基準網系統維運及功能擴增
臺北市衛星定位基準網系統106年正式上線運作,並依據使用者及管理者端需求持續更新改善,再增加線上後處理計算服務,使用者無須自行準備解算軟體,將資料檔案上傳至網站,即可進行解算以獲得定位成果。本系統持續維護,並依使用者需求逐步優化改善,108年系統升級至多星系衛星定位服務,109年擴增多元觀測資料下載及優化2種線上解算功能,110年擴充使用者管理、正高查詢等功能,111年擴增大氣層資訊,並建立監测系統異常LINE自動通報機制及應用監控API系統,以提升使用者滿意度、管理品質及效率。憑藉本系統免費提供、運作穩定及介接容易等特性,已逐步擴大應用層面,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透過API介接模式,進行水庫壩體及邊坡監控作業;民間業者應用即時動態定位成果於無人割草機及自駕車系統開發;學術單位透過長時間、定期存取基準站原始衛星觀測資料進行解算,研究地殼變動情形。